当非遗遇见设计:青工学子"沉浸式"汲取传统美学养分
时间:2025年04月03日 15:47

    2025年4月3日,青岛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"移动课堂"。侍锦教授带领学生走进青岛大学非遗博物馆,在花饽饽的麦香与鲁绣的经纬间,探寻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语言。


青大非遗博物馆一角

    

    "看这个纹样,古人用最简练的线条传递最丰富的寓意。"侍教授指尖划过展柜玻璃,将非遗密码娓娓道来。学生们或拍摄,在互动体验区甚至尝试了花饽饽制作,课堂知识在指尖变得鲜活可触。


侍锦教授为学生讲解


   在博物馆内,侍锦教授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山东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面对造型精美的胶东花饽饽、工艺精湛的鲁绣作品、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等展品,侍教授从设计美学、文化内涵、工艺技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专业解读。他特别强调:"这些非遗作品蕴含的造物智慧和审美理念,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。"


学生认真听讲


教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


    这场持续2小时的"美学漫步",不仅让传统技艺可感可知,更在年轻设计师心中播下了文化创新的种子。正如侍教授所说:"最好的设计教育,就是让传统与当代在作品中自然对话。"

(通讯员-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郑晓雪)